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以極大勇氣和決心全面徹底地治理腐敗頑疾,一系列雷霆萬鈞的舉措,澄清了吏治,提振了人心,也帶來了官場的“新常態”。之所以稱之為“新常態”,是因為一系列反腐敗措施已經趨於“常規化”,官場的清新狀態趨於穩定化。
  官場正在出現的這種“新常態”,是政治生態向好的表現,是中央大力反腐收穫的積極成果。反腐敗的目的,不在於抓些“老虎”和“蒼蠅”,而在於通過標本兼治,從根本上改變不良的政治生態,逐步塑造出讓領導幹部從不敢貪到不能貪、最終不想貪的從政環境。在中央通過反腐著力改善政治生態和從政環境的努力下,官場的風氣必然朝向激濁揚清的方向發展,官場的“新常態”也必然地隨之出現並鞏固下來。
  官場的“新常態”,對於領導幹部的從政品德和行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對領導幹部尤其是各個地方和部門的一把手來說,權力的行使要更加規範透明瞭,不能再有那麼多不受限制的權力,權力的行使一旦越界就要受到約束和懲治。而且,在人人手裡有麥克風和照相機的網絡時代里,領導幹部不但要習慣受組織的監督,還要習慣時時接受社會的監督。在如此高要求的“新常態”下工作,領導幹部當然不能不有所顧忌,不能不更加自我檢點,否則就會付出料想不到的代價。
  “新常態”是一種新的正常狀態。之所以說是“新常態”,就是說這種狀態不是一陣風。因此我們要對之充分認識,堅定信心,不應該也不能抱有觀望和應付的態度。這種“新常態”,將是領導幹部從政新的基本環境,因此也就形成了對領導幹部的基本的底線,不能違背和僭越。當然這種“新常態”也是會變化的,但是其變化只能是對領導幹部的要求更高、更明確,而絕不是相反。
  值得註意的是,現在仍有少數領導幹部對於這種“新常態”持猶疑、觀望、猜測的態度,認為中央這樣的嚴要求不可能持續太久。這種判斷一方面是出自於以往的所謂“經驗”,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利益關係而懷有一種不切實際的願望,其實這實在是低估了中央的決心和勇氣,也沒有認識清楚信息化時代人民群眾高度的反腐敗積極性和中央堅定的反腐敗部署之間的緊密互動、互相促進效果。實際上,清楚的事實正擺在我們面前: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全面徹底地治理腐敗的頑疾,既抓“蒼蠅”又抓“老虎”,既抓小事又抓制度建設,既把腐敗分子關進監獄又“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這樣的反腐就絕對不是選擇式、運動式和有退路的反腐。如果中國的政治生態沒有一個完全的改觀,“新常態”沒有完全穩定和充分到位,中央在這方面的推進是絕不會停止的,何況這已經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和絕大多數領導幹部堅定的支持。因此,作為領導幹部一定要堅定對中央治理腐敗的信心,打消顧慮,主動調整思維、心態和行為,積極適應這一“新常態”,迅速地在“新常態”下來謀劃和開展自己的工作,同時也設計並主動進入自己的“新常態”。
  反腐敗帶來的官場“新常態”,切切實實地向領導幹部們提出了新的要求。權力行使要有明確的邊界和規則了,監督無時無刻不在了,以致有些領導幹部私下裡感慨現在工作不好做了,因此出現了消極應付的現象。這種不作為心態正是對官場“新常態”不適應的典型表現。當然,在官場“新常態”下工作確實要求高多了,所以暫時有所不適應也還可以理解,但是一味抱怨的態度要不得。“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作為領導幹部,應該善於從長遠看問題,並且善於從自身找原因,要看到自己同黨和人民要求之間的差距,及時調整心態,儘快學會在這樣的“新常態”下開展工作,實現自己的“轉型升級”,爭取在新的條件下、按照新的標準要求,有更大的作為。實際上,反腐敗並不是使環境惡化了,相反,由於官場趨向弊絕風清,更有利於開展正常的工作,更有利於有才幹、想作為的人有更大的作為,更有利於真正的人才脫穎而出。對於所有有志於從政的官員來說,這是一個新的難得的機會,都應該學會適應它,進而做出更大成績來,以不負黨中央和人民的期望。
(作者:蘭文飛 原標題:適應反腐帶來的官場“新常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zhqpsctfxreu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